
期刊信息
- 刊名:江淮论坛
- 主办: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 周期:双 月刊
- 出版地:安徽省合肥市
- 语种:中文
- 开本:大16开
- ISSN: 1001-862X
- CN:34-1003/G0
- 复合影响因子:0.588
- 综合影响因子:0.320
-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虚与实 & 江淮学刊
现用刊名:江淮论坛
创刊时间:1958
人文社科期刊发展与理论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6月16-18日,人文社科期刊发展与理论创新论坛在合肥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院与安徽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国外社会科学编辑部与江淮论坛杂志社承办。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陆勤毅与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陆勤毅院长主持。他首先对参会嘉宾表示欢迎,其后介绍了安徽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文化强省战略,重点介绍了徽文化发展的历程和重要举措。介绍了安徽省期刊发展情况,特别是《江淮论坛》和《安徽史学》近年来的改进措施和成效。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在致辞中介绍了我国社科期刊的情况。教育部期刊司田敬诚处长介绍了1310种高校学报发展情况。
围绕会议主题,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主编蔡荣华研究员介绍了学术期刊评价的特点与做法。中国社科院文献计量与科研评价研究中心姜晓辉研究员认为,学术期刊发展重在“理论创新”,学术期刊的发展需要注意自己的发展情况,并介绍了学术期刊评价的文献计量学特征。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袁翀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的情况,认为学术期刊评价应当在科学化、公正性等方面继续探索。《新华文摘》总编辑喻阳编审认为,人文社科期刊的刊文要秉持“重在创新,好在精致,妙在气韵”。《江海学刊》总编辑韩璞庚肯定了《江淮论坛》《江海学刊》《江汉论坛》在上个世纪的重要学术地位,并评价了当前学术期刊评价的状况。来自国外社会科学杂志社、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史学》编辑部、学术界杂志社的专家也作了发言。
最后,安徽省社科院党组成员、《江淮论坛》主编计永超对会议做了总结,他认为建立和完善学术期刊评价机制,是学术现代化、国际化、团队化的客观需要,应当走出一条专业评价机构与编者、作者、读者共同参与的新路子。
会议由陆勤毅院长主持。他首先对参会嘉宾表示欢迎,其后介绍了安徽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文化强省战略,重点介绍了徽文化发展的历程和重要举措。介绍了安徽省期刊发展情况,特别是《江淮论坛》和《安徽史学》近年来的改进措施和成效。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在致辞中介绍了我国社科期刊的情况。教育部期刊司田敬诚处长介绍了1310种高校学报发展情况。
围绕会议主题,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主编蔡荣华研究员介绍了学术期刊评价的特点与做法。中国社科院文献计量与科研评价研究中心姜晓辉研究员认为,学术期刊发展重在“理论创新”,学术期刊的发展需要注意自己的发展情况,并介绍了学术期刊评价的文献计量学特征。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袁翀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的情况,认为学术期刊评价应当在科学化、公正性等方面继续探索。《新华文摘》总编辑喻阳编审认为,人文社科期刊的刊文要秉持“重在创新,好在精致,妙在气韵”。《江海学刊》总编辑韩璞庚肯定了《江淮论坛》《江海学刊》《江汉论坛》在上个世纪的重要学术地位,并评价了当前学术期刊评价的状况。来自国外社会科学杂志社、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史学》编辑部、学术界杂志社的专家也作了发言。
最后,安徽省社科院党组成员、《江淮论坛》主编计永超对会议做了总结,他认为建立和完善学术期刊评价机制,是学术现代化、国际化、团队化的客观需要,应当走出一条专业评价机构与编者、作者、读者共同参与的新路子。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徽州大道1009号 江淮论坛杂志社 邮编:230051
皖ICP备10200128